一条新的“生命线”,淋巴瘤患者如何护理PICC管?
化疗是淋巴瘤患者比较重要的治疗手段,但化疗药物往往对局部组织刺激性较大,之前常用的给药方式是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给药。
由于淋巴瘤患者病程较长,需要反复接受治疗。传统的输液方式存在较高的输液外渗风险,一旦外渗药物就有可能沿着血管流动,导致患者皮肤出现局部溃烂,坏死等现象,对患者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。
来源:摄图网
PICC:搭建一条新的“生命线”
PICC 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,头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,用于为患者提供中、长期(7 天~1 年)的治疗。因为PICC的操作简单,留置时间长,不仅方便给药,更直接避免了会因反复静脉穿刺会带来的各种危害。
尤其适用于血管条件差又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。所以说,PICC更像是一条为淋巴瘤患者们搭建的安全,有效的一条新的“生命线”。
来源:摄图网
但对于初次置管的患者来说,对这根要埋进身体的管子仍然充满了很多疑问。我们花5分钟的时间来逐一了解。
PICC常见的3大问题及解决方法
穿刺部位出血
穿刺部位出血是 PICC 置管后最常见并发症,多发生于穿刺初期,于穿刺后 1~3天内多见,如果后期仍有出血,则考虑其他并发症引起。
建议应在穿刺前让医生评估体质状况及凝血功能,注意纠正异常凝血机制,改善凝血功能。并且穿刺部位尽量避开关节活动部位。
感染
患者在化疗期间,白细胞计数降低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,以及化疗药物的刺激性和高渗性对血管内膜的损伤,血管内膜炎症,增厚都有可能引起感染。
尤其在炎热的夏季,患者出汗较多,细菌在高温、潮湿的环境下容易繁殖。建议加强自我观察,发现有渗血、渗液时及时通知医生更换。
皮肤过敏
部分患者在置管后,导管接触的周围皮肤会出现过敏症状,一般表现为瘙痒,红斑、丘疹。重度可出现大疮,皮肤破溃等症状。引起过敏的相关因素主要有两种,一是患者自身的高敏体质影响。二是PICC导管应用的不同贴膜和消毒剂都有可能引起过敏。
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是可以除去敷贴,给予酒精消毒后无菌 纱布覆盖,每日给予酒精消毒 1~2 次,保持局部干燥,约 3~5天症状会消失
置管期间会影响生活吗?
携带PICC管的患者一般不会影响到日常生活运动。
1、可以做日常工作、家务劳动、体育锻炼。例如煮饭、洗碗、扫地等,但避免使用携带有PICC导管的一侧手臂提超过5公斤重的物品。
来源:摄图网
2、禁止在置管侧肢体测血压、扎止血带。睡觉时尽量不要压到置管肢体。
3、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。在运动中可以做弯曲、伸展等低强度的运动,如打太极拳、散步等。禁止做以下几项运动:举哑铃、引体向上、打球、抱小孩等持重运动,以及避免游泳等会浸泡到贴膜无菌区域的活动。
来源:摄图网
4、虽然不能游泳,但是可以进行正常的淋浴。淋浴前,在保证贴膜完好的情况下使用保鲜膜将导管完全缠绕3圈以上,周边用胶带粘牢防止进水即可。淋浴后及时检查敷料,如果潮湿或者进水,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更换。
置管期间如果出现发热并且全身疲劳,而且已经超过24个小时。有可能就是感染的开始阶段。请及时前往附近医院求助专业医护人员。
生活小贴士之穿衣篇:
穿衣时:先穿患侧衣袖,再穿健侧衣袖。
脱衣时:先脱健侧衣袖,再脱患侧衣袖。
注意:衣服袖口不宜过紧,穿脱衣物时注意不要把导管勾住或者拔出来。



封面图来源:摄图网正版图库
责任编辑:淋巴瘤太阳城捕鱼游戏app下载_互助君
参考:
[1] 刘绿花,王征,殷小勇.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[J].中国实用医药,2015,10(5):239-241.
[2]陈慧.PICC 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[J].医学临床研究,2013,30(7):1449-1451.
[3]赵丽琴.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护理体会[J].实用医技杂志.2008.15(21):28030-2831.
收藏
回复(1)相关阅读
参与评论
评论列表
